吉林:集雨建“窖”抵御“旱魔”

2002-11-14 08:46
新华网长春10月22日电(记者齐海山)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大省吉林为抵御日趋严重的旱灾,决定在中部产粮区建设集雨水窖工程,用以开发雨洪资源,减少干旱对粮食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的损失。
吉林省水利厅长汪洋湖日前说,自1997年到现在,吉林水旱灾害交替出现,“水灾一条线,旱灾一大片”,旱灾给这个粮食大省造成的损失最大。去年就因旱灾减产达60亿公斤,不仅粮食大幅度减产,也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中部地区是全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也是全国的重点商品粮基地。但该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都很紧缺。灌溉条件差,抗旱能力低。解除这类地区干旱威胁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积极开发雨洪资源,大力发展集雨农业,抓好集雨节灌工程建设。
据了解,吉林省今年已经投入大量引导资金,在公主岭、双辽、伊通、农安和东丰等5个重点产粮县市,在距地头近的低洼地,通过建集雨水窖、修蓄水池,采取窖池结合,钢筋混凝土和砖砌等不同结构型号,搞了20余个集雨工程建设试点。据测算,建一个小水窖,能储存100立方米水,可解决20亩地的抗旱坐水种用水;一个大型集雨蓄水池,可储水2500立方米,解决50公顷大田坐水种水源问题。而且丰水年不浇地,还可以利用储存的水,在水窖周围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窖旁经济和棚膜经济。
吉林省水利厅农田水利处负责人介绍说,集雨水窖有效地避免了降水时间、空间不均衡的问题,把夏季丰沛的降水保留下来,留到第二年春季播种时使用,有地效解决了春旱水源不足的问题。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将为保证吉林省这个大“粮仓”的正常运行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