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利用集雨服务抗旱

2002-11-14 08:44
深受青海东部干旱山区群众欢迎的集雨利用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去年底,已累计扶持8489个农户建窖122778眼,建成小塘坝、小涝池、小水池等70座,打水井2242眼,总蓄水量达370万立方米,解决了18.6万人的饮水困难。
  在去年秋冬农田水利建设中,青海各地把春旱冬防工作作为重要措施狠抓落实。各级水管单位充分利用秋冬用水淡季,及早检修设备,疏浚渠道,不失时机地下闸蓄水,引水冬灌。同时,水利部门与农业部门密切合作,引导农民开展秋翻深施肥、打土保墒、耙磨碾压等传统保水耕作技术,扩大推广条播、穴播、地膜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省水利厅还大力实施科技抗旱,坚持坐水种、“FA旱地龙”、集雨补灌相结合,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在36个易旱县增设了72个旱情监测点,及时收集信息,分析旱情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目前,全省32个县级以上抗旱服务队及100多个乡镇服务站带技术、带设备巡回服务在抗旱第一线,共举办科技抗旱培训300多次,发放科技宣传材料5万余份,准备了小高抽、喷灌可移动机具,开展大田补灌。
  据悉,青海水利厅还将根据旱情的发展,适时从龙羊峡、东大滩、温泉、托索湖等水库向下游灌区调水3000万立方米,以缓解春灌用水不足的矛盾。